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粘結層是水泥混凝土橋面鋪裝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水層除了需要達到防水的目的,同時還需要達到層間粘結的作用。由于橋面防水粘結層在鋪裝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橋面防水粘結材料種類眾多,化學組成、技術性能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工程中的材料優選以及質量控制則顯的更為重要。橋面防水施工操作與說明如下:
一、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粘結層基層要求
(1)基層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上,方可進行防水層施工。
(2)當采用防水涂料時,基層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應為0.5~1.0mm。對局部粗糙度大于上限值的部位,可在環氧樹脂上撒布粒徑為0.2~0.7mm的石英砂進行處理,同時應將環氧樹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凈。
(3)混凝土的基層平整度應小于或等于1.67mm/m。
(4)當防水材料為聚合物改性瀝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時,基層混凝土的含水率應小于10%(質量比)。
(5)基層混凝土表面粗糙度處理宜采用拋丸打磨。基層表面的浮灰應清除干凈,并不應有雜物、油類物質、有機質等。
(5)水泥混凝土鋪裝及基層混凝土的結構縫內應清理干凈,結構縫內應嵌填密封材料。嵌填的密封材料應粘結牢固、封閉防水,并應根據需要使用底涂。
(7)當防水層施工時,因施工原因需在防水層表面另加設保護層及處理劑時,應在確定保護層及處理劑的材料前,進行瀝青混凝土與保護層及處理劑間、保護層及處理劑與防水層間的粘結強度模擬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規程要求后,方可使用與試驗材料完全一致的保護層及處理劑。
二、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粘結層基層處理
(1)基層處理劑可采用噴涂法或刷涂法施工,噴涂應均勻,覆蓋完全,待其干燥后應及時進行防水層施工。
(2)噴涂基層處理劑前,應采用毛刷對橋面排水口、轉角等處先行涂刷,然后再進行大面積基層面的噴涂。
(3)基層處理劑涂刷完畢后,其表面應進行保護,且應保持清潔。涂刷范圍內,嚴禁各種車輛行駛和人員踩踏。
(4)防水基層處理劑應根據防水層類型、防水基層混凝土齡期及含水率、鋪設防水層前對處理劑的要求按《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程》
三、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粘結層防水涂料施工
(1)防水涂料嚴禁在雨天、雪天、風力大于或等于5級時施工。聚合物改性瀝青溶劑型防水涂料和聚氨酷防水涂料施工環境氣溫宜為-5~35℃;聚合物改性瀝青水乳型防水涂料施工環境氣溫宜為5~35℃;聚合物改性瀝青熱熔型防水涂料施工環境氣溫不宜低于-10℃;聚合物水泥涂料施工環境氣溫宜為5~35℃。
(2)防水涂料配料時,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結塊的涂料。
(3)防水涂料宜多遍涂布。防水涂料應保障固化時間,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涂刷法施工防水涂料時,每遍涂刷的推進方向宜與前一遍相一致。涂層的厚度應均勻且表面應平整,其總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并應符合規程的規定。
(4)涂料防水層的收頭,應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嚴。
(5)涂層間設置胎體增強材料的施工,宜邊涂布邊鋪胎體;胎體應鋪貼平整,排除氣泡,并應與涂料粘結牢固。在胎體上涂布涂料時,應使涂料浸透胎體,覆蓋完全,不得有胎體外露現象。
(6)涂料防水層內設置的胎體增強材料,應順橋面行車方向鋪貼。鋪貼順序應自低處開始向高處鋪貼并順橋寬方向搭接,高處胎體增強材料應壓在低處胎體增強材料之上。沿胎體的長度方向搭接寬度不得小于70mm、沿胎體的寬度方向搭接寬度不得小于50mm,嚴禁沿道路寬度方向胎體搭接形成通縫。采用兩層胎體增強材料時,上下層應順橋面行車方向鋪設,搭接縫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幅寬的1/3。
(7)防水涂料施工應先做好節點處理,然后再進行大面積涂布。轉角及立面應按設計要求做細部增強處理,不得有削弱、斷開、流淌和堆積現象。
(8)道橋用聚氨酯類涂料應按配合比準確計量、混合均勻,已配成的多組分涂料應及時使用,嚴禁使用過期材料。
四、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粘結層其他相關要求
(1)防水層鋪設完畢后,在鋪設橋面瀝青混凝土之前嚴禁車輛在其上行駛和人員踩踏,并應對防水層進行保護,防止潮濕和污染。
(2)涂料防水層在未采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不得在防水層上進行其他施工作業或直接堆放物品。
(3)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與防水層材料的耐熱度相匹配。卷材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高于防水卷材的耐熱度,但同時應小于170℃;涂料防水層上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應低于防水涂料的耐熱度。
(4)當瀝青混凝土的攤鋪溫度有特殊需求時,防水層應另行設計。
五、路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粘結層橋面防水質量驗收
(一)一般規定
(1)橋面防水施工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
(2)從事防水施工驗收檢驗工作的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3)防水施工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
(4)施工驗收應按施工順序分階段驗收。
(5)檢測單元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選用同一型號規格防水材料、采用同一種方式施工的橋面防水層且小于或等于10000㎡為一檢驗單元;
2)對選用同一型號規格防水材料、采用同一種方式施工的橋面,當一次連續澆筑的橋面混凝土基層面積大于10000㎡時,以10000㎡為單位劃分后,剩余的部分單獨作為一個檢測單元;當一次連續澆筑的橋面混凝土基層面積小于10000㎡時,以一次連續澆筑的橋面混凝土基層面積為一個檢測單元;
(二)混凝土基層
(1)混凝土基層檢測主控項目是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
(2)混凝土基層檢測一般項目是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表面應密實、平整。
2)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總面積的0.5%,并應進行修補。
3)裂縫寬度不大于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
4)表面應清潔、干燥,局部潮濕面積不得超過總面積的0.1%,并應進行烘干處理。
(三)防水層
(1)防水層檢測應包括材料到場后的抽樣檢測和施工現場檢測。
(2)防水層材料到場后應按材料的產品標準進行抽樣檢測。
(3)防水層施工現場檢測主控項目為粘結強度和涂料厚度。
(4)防水層施工現場檢測一般項目為外觀質量。
1)涂料防水層的外觀質量要求:
①涂刷均勻,漏刷面積不得超過總面積的0.1%,并應補刷。
②不得有氣泡、空鼓和翹邊。
③防水層和雨水口、伸縮縫、緣石銜接處應密封。
2)特大橋、橋梁坡度大于3%等對防水層有特殊要求的橋梁可選擇進行防水層與瀝青混凝土層粘結強度、抗剪強度檢測。
(四)瀝青混凝土面層
在瀝青混凝土攤鋪之前,應對到場的瀝青混凝土溫度進行檢測。
攤鋪溫度應高于卷材防水層的耐熱度10~20℃,低于170℃;應低于防水涂料的耐熱度10~20℃。
近年來,我省還進行了多種新型防水粘結層材料的研究及工程應用,主要有水性環氧瀝青、環氧瀝青、環氧樹脂、乳化環氧樹脂、單組分環氧瀝青等。新型環氧類防水粘結層材料室內試驗性能優異,主要試驗段工程包括蘇通大橋引橋部分采用環氧瀝青防水粘結層、江海高速部分橋面采用環氧瀝青和環氧樹脂防水粘結層。根據研究成果表明,采用新型防水粘結層的鋪裝層使用狀況良好。
防水粘結層是指為了防止雨水進入橋面,雨水、雪水下水滲入橋體、橋梁,以及其他用水對橋體破壞等而設的材料層。
英德市英城宏浮建材經營部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民營科技園 技術支持:成都九正科技